“军民融合”如今已成为国家战略,通用航空产业是发展军民融合最佳切入点,随着国家关于促进通用航空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我国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,通用航空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。
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以市场为导向,坚持“产业同根、技术同源、价值同向”的原则,利用国家队的技术和品牌优势,积极融入地方经济,提前布局通用航空。试飞中心于1993年成立中飞通用航空公司,以飞行服务为核心,坚持军民融合,经过25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军民产业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和通航服务全产业链发展的崭新局面。25年来,通用航空飞行3800小时/1250万公里,完成产值16.1亿元,上缴税费1.03亿元,民品业务占80%。
执行好国家任务,维护国家形象,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国防建设,寓军于民,军民融合发展,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。
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。中飞通用航空公司从成立之初,从民用机场跑道校准和航空摄影起家,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完成了近1/2国土面积的测绘航空摄影;承揽了北京、上海等40多个大中城市和70多条公路、铁路、电力选线规划航摄;多年在青藏高原、新疆、内蒙等地进行航磁物探找矿;开展了陕西、宁夏、内蒙多地人工增雨和京津冀地区雾霾检测服务于地方经济;参与了奥运圣火登顶珠峰、葛洲坝、三峡大坝、青藏铁路、南水北调、西部测图等国家重点工程。
支撑武器装备研发和国防现代化建设。中飞通航依托试飞中心,发挥飞行服务、改装、飞行组织优势,为航空、航天、兵器、测绘、电子等重大型号任务提供科学试验平台,有力地支撑了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建设;培训了数百名飞机设计师、试飞工程师和高素质试飞员;承揽了坦桑尼亚、委内瑞拉运八飞机国际调机,运12飞机、运八飞机、初教六飞机外籍飞行员培训,为国产飞机外贸出口提供服务;为国产ARJ21飞机北美结冰试验、冰岛大侧风试验提供保障服务,为国产大型水陆两栖AG600飞机首飞伴飞并首次实现央视高清直播,托管国产MA60海监机在南海巡航维权执法,有力地支撑了国产军民机制业的发展。
勇于承担社会责任。通用航空可以在应急救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中飞通航因在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抗震救灾表现突出,被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“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”称号;自2013年以来,中飞通航将一架奖状560公务机改装成医疗救护专用机,从事国际医疗转运,足迹遍布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韩国、日本、蒙古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,为病患家庭解燃眉之急。
“深入落实军民融合战略,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”成为航空工业落实中央各项战略部署、建设航空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,通用航空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领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,新时代,新使命,我们要不忘航空报国初心,继续前行。
(作者系中飞公司党委书记 李卫华)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